返回第19章 富了不忘公益事业(2 / 2)石头村传首页

有一外商到石头村考察时对石金旺说:“石头村什么都好,就是你们的道路太难走了”

“要致富,先修路”,可谓千古真言。

于是,石金旺带着全村人的重托,星夜赶去凌辉养鸡实业公司向石凌辉汇报此事。尽管当时凌辉养鸡实业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石凌辉对修好石头村大道给予了大力支持,决定举全村之力,为村中父老乡亲修筑一条致富之路。

正如石头村人民热情讴歌的那样:坑坑洼洼,深沟险壑,挡不住石头村大道建设的步伐烈日骄阳,风雨雷电,挡不住石头村人民的意气风发!石头村大道,承载的是祈盼,是厚望,是重托!展示的是雄心,是精神,是现实!曾经,封闭落后的石头村,托起了沉甸甸的希望,迎来了红彤彤的曙光!

正如当时的村长石金旺说的那样:石头村大道的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道路现状,改善了石头村的面貌,提升了石头村对外形象。这不仅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推动了整个石头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石头村大道的建设,无疑成为了石头村最美的风景!

一条宽阔平坦的硬底化道路,一次历史的跨越!一条一马平川的硬底化道路,连接了县道、省道粤西枢纽,从而向世人庄严宣告了石头村人及全村上下“胸怀伟业,走向全县、全省,融入全国,放眼全球”的雄浑气魄,为石头村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注入了全新活力,成为了石头村最丰盈、最精美、最厚重的一张“金名片”。完成并实现了省委“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战略目标

这就是跨越!这就是发展!石头村大道改变的就是临渴掘井的现状,一次投入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在受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建设!石凌辉和村领导层以及外出乡贤做到了,可谓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如果当一个地方发生了交通拥堵的时候,才想到急于修一条路,根本算不上决策!当路修好了,随着车辆增多,修好的路依然拥堵。如果再想着修一条路,那就是失策了。于是,就出现了年年修路年年堵。这样的工程充其量就是折腾。越折腾越穷!

唯有一次投入,百年受益,才是正真意义上的省钱、省力、省时。也就是说,一条单行道原本每小时只能跑三十公里,一年后,即便再修一条单行道,每小时设计为六十公里,事实上等路修好了,车又增多了,行驶的依然是每小时三十公里。依然是拥堵,依然是缓慢。尤其随着人力、物力、财力的逐年上涨,成本自然会越来越大,得到的实惠却越来越少。如果按五十年上百年去设计,去规划,原本是单行道,变为双行道,或者四车道,甚至八车道,无论速度、时间,还是人力、物力、财力,等等,都会大大减少。这样,老百姓得到的自然是实惠。地方的品味才能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才能得到攀升!

这不仅是一种变革的思维,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

石凌辉和村的领导层以及外出乡贤再一次做到了!

每到华灯初上,行驶在这条一马平川、宽阔平坦的硬底化道路,眺望整个石头村盆地,彰显着一种大气,一种浓烈,一种自然与和谐。不仅有历史的氛围,人文的环境,地域的特色,更有现代的气息。

石头村大道不仅实现了这样宏伟的历史跨越在当时,许多乡镇甚至县区都还未有硬底化路面,更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这是一次历史的飞跃,一次气吞山河的壮举!

每到假日或休闲的时候,甚至是劳累了一天之后,石凌辉总要驾着爱车行驶在这条乡村硬底化快速路上,和着沙沙的车轮,随着车窗外徐徐的微风,任凭思绪在飞扬,也任凭风儿吹乱了他的头发。

那时候,他默默地,总是一路无语,就那么慢慢地行驶着,观望着,眼里不时有泪光闪过……偶尔,将车子停下,来到路边,轻轻地,双手扶着路边绿化树干,或眺望远方,或回眸身后,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一种难以割舍的眷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艾青的诗句再一次让他铭记在心,再一次让他满含泪水。

石头村,因硬底道路而美丽,因慷慨解囊捐资修路人而精彩!

石凌辉创办的凌辉养鸡实业公司发展壮大成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之一,拥有自有资产总值达2个亿,年产销肉鸡4000多万只,总产值15亿元,并以公司十农户的形式带动和支持周围5万多户农民走上了养鸡致富之路。

石凌辉富了,不忘国家和集体,不忘乡亲,热心为群众兴办各种公益事业,为民造福,扶贫济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他为了鞭策自己,写了一首诗勉励自己。诗曰:

旭日时久念家乡,

事业成就建家园。

民心给我向前进,

好事件件向民心。

石凌辉富了,为乡亲筑水泥路、建礼堂、搞自来水、建敬老院、兴办中小学校、建医院、建电视差转台和建电话村等公益事业。他还为五保户送电视机、交电费,为生产队送电话、交电费,整治了村中污水塘,美化村中环境,深受群众欢迎和爱戴。在石凌辉带领和支持下,石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过去矮小的泥砖瓦房,变为漂亮的楼房,全村家家与凌辉养鸡实业公司拮挂钩养鸡,走上了致富奔小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