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了太子,圈进了三个阿哥,威已立。话说恩威并济,康熙接着就提出了太子之位这个大胡萝卜挂在了诸位阿哥眼前。
并且康熙提出了下一任太子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德”,旁边伺候的李德全眼亮了。你这些儿子种种行为没一个有德,只有我全德,难道有可能传位给我?
胤禩内心微微一笑,权谋之术在于一心。康熙断然不会继续追究其余阿哥的过错,反到会极力地安抚其余阿哥。
原因很简单,第一康熙是要面子之人,在外面一直宣传自己圣君,“家丑不可外扬”,要是把太子给自己戴绿帽,起兵反叛自己的事都传出去,他也就没有脸喊圣君了。再说了真要是大部分阿哥都被拿下,康熙给自己宣传的英明之主的名声可就烂大街了,康熙还一直自诩儒学之士,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连家都治不好,还有脸称圣君?
其次嘛,太子被废了。接班人还得从剩余的阿哥中选,总不能都废掉重新生吧。要说再生,康熙虽然年龄大点,还真有这个能力,不过也来不得培养了。再说了真要传位给幼主,他这些成年哥哥还不早反。康熙读书甚多,明太祖在太子朱标死后没有在儿子中选拔继承人,而是将皇位传给了朱标儿子朱允炆,就是这个决策才完成了靖难之役,大明立刻大乱。“前世之事后事之师”,不可不引以为戒啊!
“老三,你一向自诩清流,读书多,你来说,朕问你,我大清进关的时候有多少人,李自成,明朝又有多少兵马?”
康熙扫了一眼在场所有阿哥,面带微笑的点了三阿哥的名。
“会皇阿玛的话,我大清入关之时共有甲士十万多,至于李自成跟明朝……这怕不下百万吧”
一听康熙问出这么个问题,老三不敢丝毫怠慢,出列给出了答案,只不过答得有些犹豫。老三平时虽然读书不少,但是大多是文学文化,风土人情,书法,诗词歌赋。这些政治军事方面还真不多。因此回答的犹豫一些。
“老四你来说”康熙对老三的回答也不是很满意,点了老四的名。
“回皇阿玛的话,我大清进关的时候,有披甲人十万六千多,山海关投降士卒有五万多。至于李自成所部,京城有10万左右,北方所占之地加起来总共有百万之众。明朝嘛,应该有两百来万了”
老四知道这是考核思考了下给出了答案。
康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又点了胤禩的将。
“老八,你来说”胤禩在康熙询问老三的时候已经启动一天一次机会的系统进行查询,作弊做到了胸有成竹。回答的也是非常干脆响亮
“回皇阿玛,我大清进关的时候,有披甲人十万六千多,山海关投降士卒有五万多。至于李自成所部,可战兵力全国野战军在30万左右,北方所占之地加虽然号称百万,大部分都是流民军家属罢了,。明朝嘛,实行卫所制度,有两百来万,不过明朝末期空饷制度严重,应该没有那么多”
“嗯,说得好”听到满意的答案,康熙露出了微笑赞许道。
这让在场的很多阿哥露出了嫉妒的表情,尤其是老十四,他一直负责兵部,对这块了如指掌,正想在太子废后,在皇阿玛面前好好表现下自己的才能,这……眼看机会要在眼前溜走了!
“胤禩,我再考考你,你详细给诸位阿哥讲讲我大清入关时,跟明朝,大顺的兵力对比”康熙笑着继续询问老八胤禩,言语之中有考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