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史鼎,史鼐两兄弟听闻这些事,扬言要给贾琏一个好看,连老太君都干顶撞。贾琏还知道礼仪吗?贾赦提醒贾琏说话注意点,四王八公的情面还是要讲的。
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势如此,谁要改变,立刻面临周围人的劝告,制止,甚至攻击。北静王出面,和贾赦,贾政说了会话,贾家一分家,就不能再这样权势赫赫。国公之家,皇子府中有贾家妃子,却也非同一般了。
没出正月,宁国府贾敬找上门来。贾敬与贾琏秘密谈话,要为贾府找一长远生财之道。贾敬还带贾琏参观了,贾敬制出的玻璃制品,还有平板玻璃。贾敬表示平板玻璃无法切割,贾琏道是可以用金刚石。并拿出两粒金刚石。进行了一番描述,贾敬安排胡道士下去找人制作。一并对贾琏沙芯做内胎制作玻璃器皿,以及吹制玻璃器皿,伏法玻璃制作,镜子制作,等一系列问题总结。
贾琏和贾敬商议,为后宫送去一十二面等身穿衣立镜,并为后宫改造一座宫殿,安上玻璃窗。为庆亲王送去八面镜子。
贾琏又给了贾敬炼铁炉的设想,并系列草图,送上二十万两银子。开始了新的研究。
贾府在操作完这一波,贾家的玻璃厂和制镜厂开始营业。玻璃厂选址在天津而非京城。一是避免,污了京城环境,二是减少权贵介入。
王夫人酸酸的,以为这些产业应是公中财产。贾琏回怼,要是亏了呢,公中出,还有上百万两可以投入,公中和二房要不投入一分。贾母向着二房,但贾琏分毫不让。
贾家的纷争,并没有影响贾琏的投入。投资百万两建成最高炼铁炉,十六米高,日产生铁一百吨,最大炼钢厂,日产好钢十吨,最大焦炭厂,雇佣工人三万六千人,下设数个铁器铺子。宁府三房,举家前往,经营铁厂。宁府只剩贾珍一家,还有贾蔷。有限几个主子住着空旷的宁国府。空闲下来的贾珍又显现出荒唐本色,和小妾,丫鬟厮混,贾敬不愿意管。贾珍震震有词,没有留下几个后人,长房一脉没人了。
贾琏心有戚戚,现在他何曾有后。这也许是贾府的宿命。
铁厂成本的降低,带来利润几倍,十几倍增加。贾家一家的产量是整个国家两倍的产量,带来铁课巨量增长。国家控制的铁器监,已经停止运行。因为铁课已经满足国家的需要。北方几家炼铁作坊已经倒闭关门。他们的那点产量已经不值一提。福建,两广因距离远运输费用高,而得以幸免。
几家王府,与豪门大户,深深受到影响。下面进贡的钱财没有了。矛头指向贾家,与民争利,为富不仁,等多个称呼套到贾府头上。
随后,又有请求合作,提供保护等要求,出现在贾府面前。贾琏不为所动。只是坚持依法纳税就是。
食盐,白糖,棉布,三个行业以及后面种植带动了大量就业,大量利润。贾家年盈利三千万银元。四大家族也都在数百万银元之上。赚到盆满钵满,自然护持着新兴行业。国库存银达到七千万两。创下整个国家财政记录。皇帝自然对带来改变的贾家加以保护,把一切麻烦悄悄按下去。
财政的改善带来了新的问题。六部各部门争取财政拨款,增加部门预算,官员要求增加福利。王爷要求加俸禄,为小王子求封。女儿出家求赐田。王府求扩建增加拨款。总之,一言不合,立即翻脸,在新的一年带来新的麻烦。生出来许多祸端。影响了许多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