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韬光养晦 唐国公伺机造反灭大隋(2 / 2)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首页

第二个是由次子李世民与时任晋阳宫副监的裴寂合伙有意设计的“误睡杨广宫女”局子,诱使李渊亲自给杨广表弟带上几顶绿帽子,犯下必死之罪,目的就是逼使他起兵造反。

涉入这两局的任何一局,都够李渊喝上好几壶的,不管是在阳世喝还是在阴间喝。这一层,李渊心里怎会不明白?他只不过需要一个让自己和世人都对他起兵造反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了”的认可而已。“自欺欺人,掩耳盗钟”,这可是老李当时对自己的解嘲,虽然原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这就是李渊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本色和本领!

就这样,老李终于亮出了那双肥厚有力的“熊掌”,拍拍胸脯,立下了揭竿晋阳起兵反隋的决心,同时定下了先取大兴后攻洛阳的策略。

这一策略与所有其他叛军的做法截然相反,他们都将眼睛盯在洛阳城,因为洛阳不仅仅是当下隋朝的陪都、杨广政权的政治中心,也是之前的九朝都城。这使他们机械地相信“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这么一条古训。然而,李渊之所以能够“爆冷”成为一匹“黑熊”而“意外”胜出,却恰恰是抛开了这迂腐的信条。

要知道,从北魏起,官陇贵族就是皇帝和权臣们的人力资源,尽管洛阳乃是中原之中心、中国之中心,大兴才是官陇贵族们的摇篮和根据地,是前朝秦、汉及隋三大帝国的基业所在!夺取了大兴就等于争取到了官陇贵族的人心、夺取了龙心,就可以获得官陇贵族们的支持,之后再图洛阳,那还不是顺手牵羊的事情了吗?

还有,大兴位于陕西省中部平原,又称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土地疏松肥沃,加之泾、渭等河流,水源充足,十分适宜农耕。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关中占华夏大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十分之三,但却拥有全国十分之六的财富,充分显示关中在古代中国的经济地位。

从军事上说,关中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是个战略要地。更何况,此时由于各路义军不是割地为主、占山为王,就是围绕着洛阳城徘徊转悠、妄图东都、意夺中原,以取天下,杨广自然也就加强了洛阳城的防守力度。相比之下,西都大兴城的防守力量就显得薄弱多了,这正是李渊求之不得的事情。他深知:得关中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关中,方可霸业天下!

广结善缘良友、私交志士贤人,组成“造反”指挥部暗中招兵买马、筹集武器装备,组建起义李家军背地结盟突厥胡人、收购胡马,组成临时联盟设计诛杀杨广杨小二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两个亲信心腹一系列的“违规犯律”的动作在外人毫无觉察之中,悄无声息地展开。

为其时,老李感觉自己已是万事俱备,也不欠东风,只剩下一个后顾之忧,那就是儿女们的人生安全问题。

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五子李智云等都还在大兴城的门户城河东城内,而女儿们大多居住在大兴城内。这是杨广杨小二为了防止手握兵权镇守各郡的武将们在外谋反所定下的规矩,也就是将他们的子女家眷变相地当作人质,使他们逃不出朝廷的掌心。特别是长子李建成,那可是老李造反尚未开始就已经在心目中预定的未来太子!

眼下,老李身边只有次子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跟随父亲左右,是因为在他还不满15岁的时候就一直被母亲窦氏带在身边,未成年人嘛,那是允许跟随父母的。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缘故,那就是老李两口子都特别喜爱这个二公子,而同是嫡出且年纪更小的四儿子李元吉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当然,老李也非常疼爱他的女儿们,在他心目中,她们可都是未来的公主啊!

故此,在正式起兵之前,老李务必先将他的亲人们接回到身边,以绝后顾之忧。一来,人家老李可不是那种为了自己的事业,宁愿抛妻弃子、毁屋散家的人,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的任何一个子女亲眷成为他起兵造反的生祭二来,在老李的心中,自己的儿女各个都是,或将是精英级的人物,有他们在身边,必定能够辅佐他打下江山、建成大业最后,老李眼光看得很长很远,将来建立霸业,如果没有儿子接班传位,意义何在!

虽然眼下有次子李世民伴随左右,但他必定要与自己一同征战,成败未料、生死难测,保不齐有个什么冬瓜豆腐的如何是好?毕竟造反这种行当投资大、风险高、胜率低,还要搭进自己和家人的前程,甚至性命!

为此,老李派出两路心腹,分别暗中潜入河东郡和大兴城。心腹到河东郡是为了急告李建成带上各位兄弟,立马动身奔赴晋阳而前往大兴城是为了疏散李秀宁姐妹们。

既不偷也不抢,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入城呢?因为,此时的隋帝国,已经是鹤唳风声、草木皆兵了,如果让守城长官得知你要转移家眷疏散亲属,那毫无疑问,你必定会被列入造反那一族了,你的人还走得了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那走的可是死路一条!

特别是,老李作为晋阳留守,乃是这一地区政治、军事的最高长官,地位尊荣、权势显赫,还手握重兵,加上杨小二对这位城府极深的表兄本来就很纠结,既想倚重又心存疑虑。如今大隋风雨飘飖、局势动荡,不都是自己原来的重臣亲信闹的嘛!杨小二的心里的血啊,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涌动出一股股令他心律不齐乃至心力衰竭的涡流出来。

正因为如此,杨小二早就责令镇守京城的将领们,除了守好城,还要牢牢地看管好在外为将的将军们的眷属,不允许他们离开京城或栖地半步。同时,又给晋阳的李渊安插了两个名为副将实为监军的亲信。

在如此这般的情形下,表兄老李的一举一动都会触动到小杨那曾经坚强而自负、但如今却脆弱而过敏的神经。故此老李要想人不知鬼不觉,那一切都得暗地里行事。